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资讯 » 正文

“齐音跨海”实践团赴曲阜“三孔”开展调研活动 

看: 32次  时间:2025-09-01  分类 : 校园资讯

作者:陈公仆 王健羽

        为深入探寻儒家文化根脉,增强青年文化自信与传承意识,7月29日下午,山东理工大学“齐音跨海”实践团成员前往曲阜“三孔”及孔子博物馆开展调研学习活动,在历史遗存与现代展陈中感受千年文脉的传承与发展。

活动伊始,实践团成员站在“万仞宫墙”匾额下聆听讲解。据介绍,“万仞”取自孔子弟子子贡“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的典故,既彰显着儒家文化的深邃博大,也象征着古人对思想高地的敬畏。成员们凭栏远眺,城墙内青砖灰瓦的古建筑群与城外现代化的城市风貌交相辉映,直观感受到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延续与融合。

步入孔庙,实践团成员在大成殿前驻足学习环顾殿内“至圣先师”匾额与四周的盘龙石柱感悟孔子思想中“仁”与“礼”的核心内涵,以及历代对儒家文化的推崇历程。在斑驳的碑刻与留存的祭孔礼器前,来往游客能够了解古代祭孔大典的礼仪流程,体会“礼序乾坤”的文化智慧。 离开孔庙后,实践团成员前往孔府,在这座“天下第一家”的院落中探寻传统家族文化。讲解员引导大家观察内宅门的“戒贪图”壁画,解读其中“为官清廉、戒贪防腐”的廉政思想;在东书房,泛黄的儒家经典抄本与毛笔、砚台等文具,仿佛看到孔氏子弟“学而时习之”的场景。实践团成员陈公仆表示:“从建筑布局到日常规矩,孔府处处体现着‘修身齐家’的实践,这对当代青年涵养品德很有启发。”

随后,实践团成员前往孔林开展学习调研。在孔子墓前,聆听“子贡植楷”的典故,感悟古人对师道的坚守;在环绕墓地的古柏下,了解孔氏家族“慎终追远”的丧葬礼仪与伦理观念。作为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家族墓地,孔林的一草一木都承载着儒家文化中“孝道”与“传承”的基因。

次日,实践团成员前往孔子博物馆,在现代化展厅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通过全息投影、互动屏幕等技术,沉浸式了解孔子生平、儒家思想的传播历程,以及世界各地对儒家文化的研究与应用“数字论语”展区,透过数字屏幕观看孔子对其弟子传教授业的影片,体验科技与传统文化的碰撞。

从三孔寻踪的顿悟,到文化传承的担当,此次曲阜之行,实践团成员与儒家文化深度对话。怀揣对千年文脉的敬仰与传播重任,将继续以青春之力,把儒家故事讲得更透、更鲜活,让古老儒家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中,焕发恒久而夺目的光彩。


<< 上一篇 下一篇 >>

搜索

推荐资源

“齐音跨海”实践团赴曲阜“三孔”开展调研活动 
www.zbxxg.cn 淄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