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资讯

山理工学子三下乡:实践探秘齐风,感悟千年齐文化

时间:2025-07-25 校园资讯 查看: 562


作者:徐悦涵 陈公仆 王健羽

为深入挖掘齐文化的当代价值,促进齐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弘扬,7月21日,山东理工大学“齐音跨海”实践团来到淄博齐文化博物馆开展实践活动,通过近距离接触文物、深入学习历史,进一步深化对齐文化精神内核的理解,切身感受齐国古都曾经的繁华盛景与文化魅力。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展馆外合影

首探基陈,史脉昭然

首先,实践团成员来到齐文化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展厅,一部齐国八百年兴衰史在此脉络清晰地铺展。先齐时期先民奠定文明根基;西周姜太公封齐,确立“因其俗,简其礼”方略,埋下包容基因;春秋齐桓公经管仲辅佐“尊王攘夷”成首霸;战国齐威王、宣王时国力鼎盛与秦并称“东西二帝”,稷下学宫兴盛成百家争鸣高地,孕育“和而不同”文化精髓;秦汉后齐地文化脉络延续,形成独特地域风骨。实践团成员循着历史时序缓步前行,在文字与场景的交织中,深切感受到齐国从方国到强国的壮阔历程,以及其文化基因中务实、开放、包容的精神内核如何跨越千年,仍具深远影响。

 

图为齐文化博物馆展厅展品

再观特展,匠艺传情

随后,实践团成员步入特色陈列展厅,齐地考古厅与石刻厅的展品不仅展现着齐文化的深厚积淀,更让成员们与千年前的古代工匠产生了跨越时空的共鸣。齐地考古厅内,河崖头东周墓殉马坑的复原场景、西汉齐王墓出土的精美器物,其精巧的造型与细腻的工艺,让成员们直观感受到古代工匠对技艺的极致追求;石刻厅中,西天寺北魏石佛流畅的衣纹、崔猷墓志遒劲的刻字,每一处细节都凝聚着工匠的匠心与智慧,实践团成员驻足凝视,在触摸历史温度的同时,更深刻体会到传统技艺中蕴含的专注与坚守,也为自身的实践探索增添了一份对文化传承的敬畏之心。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观赏展品

细赏珍宝,文韵深藏

循径深入,实践团成员们走近经典文物展示区。在青铜器展区,镇馆之宝战国牺尊尤为夺目。这尊金银错镶嵌铜牺尊仿牛形,首体分铸却以银珠项圈巧妙衔接,绿松石与墨晶石装点的眉眼灵动传神,牛背盖作禽形,通体金、银丝嵌饰云纹,尽显战国手工艺巅峰水准,更折射出齐国的富庶与礼制文明。成员们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对这些青铜器文物的英文介绍进行了详细记录,让文物背后的历史密码得以精准转译。

 

图为镇馆之宝战国牺尊尤

遍览专题,思接古今

最后,成员们移步至专题陈列展厅,齐文化的多元面向在此得到细致呈现,引发实践团成员的持续关注。廉政教育厅内,管仲“不饮盗泉之水”的典故展板与晏婴“节俭力行”的场景复原相互呼应,清晰诠释着齐国“廉政兴邦”的治理理念,实践团成员们驻足凝视,用手机拍下相关史料记载,低声交流着古代廉政思想对当代的启示。瓷器厅里,从先秦灰陶的粗犷质朴到明清青花瓷的雅致细腻,齐地制瓷工艺的演变脉络在展柜中清晰铺展,成员们聚焦展品旁的工艺说明牌,认真记录着不同时期的技术特色。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浮雕下合影

在本次参观学习中,实践团成员全面深入地了解了齐文化的历史发展轨迹和独特价值,通过聆听讲解而了解到了文物背后的故事,进一步加深了成员们对齐地文化内涵的认知与理解。接下来,“齐音跨海”实践团将继续推进齐鲁文化双语传播,借助多元载体让齐文化走向国际视野,让古老文明在多元对话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展开全文
上一篇:“边疆推普结硕果 亲子共话家乡情”——蔚梦疆来实践团在新疆木垒县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推广活动获实效
下一篇:淄博高新区人才发展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劳务派遣用工拟聘用人员公示
输入字:
相关知识
探齐风陶韵,启数旅新篇——“齐迹数旅”团淄川博物馆调研记

为深入挖掘齐文化的历史根脉与时代价值,探寻齐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传播路径,7月9日,外国语学院“齐迹数旅”社会实践团走进淄川博物馆,围绕馆内藏品中的齐文化元素开展实地调研活动,以青春力量助力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传播。踏入淄川博物馆的大门,实践团

山东理工大学“齐迹数旅”社会实践团探访蒲松龄纪念馆寻齐文化根脉

近日,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齐迹数旅”社会实践团赴蒲松龄纪念馆开展主题研学活动。此次活动以挖掘齐文化时代价值为核心,聚焦文学经典与家风传承的内在联结,通过实地探访系统梳理蒲松龄的生平脉络与创作历程。团队成员于故居门前合影后,有序进入纪念馆

重走齐鲁抗日路,青春奋进承薪火——“齐音跨海”实践团践行红色研学

作者:王健羽,陈公仆为引领青年学子在实地走访中深挖齐鲁抗日历史,传承革命先辈的爱国精神,勇担民族复兴时代重任,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齐音跨海”社会实践团于8月22日至24日,先后奔赴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徂徕山抗日纪念馆、天福山起义纪

齐音跨海寻文脉,复语传声讲鲁篇

作者:陈公仆王健羽为以复语赋能齐鲁文化传播,挖掘民间故事与发展脉络,8月20日,山东理工大学“齐音跨海”实践团分小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先后走进济南章丘、青岛等地,通过街头调研、实地探访等方式,深入民俗集市、振兴乡村与百年企业,为跨语言文化传

用复语传播中华文化:“齐音跨海” 实践团的文化寻踪之旅

作者:陈公仆王健羽为深入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多元文化交流与传承,8月21日至22日,山东理工大学“齐音跨海”实践团先后走进淄博齐文化博物馆、高青黄河楼博物馆及曲阜“三孔”等地开展实践活动,通过近距离接触文化遗产、挖掘历史内涵

“齐音跨海” 社会实践团召开线上实践总结会议

作者:王志豪、陈公仆、王健羽为系统梳理实践成果,凝聚团队智慧,推动实践活动走深走实,8月24日,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齐音跨海”社会实践团召开线上实践总结会议。本次会议围绕山东故事的文化渊源、精神内核、当代传承及国际传播体系构建展开,紧扣

探访三涧溪村:解码乡村振兴中的 “家” 文化密码

作者:孙佳莹、陈公仆、王健羽为深入学习三涧溪村的发展经验,探寻这一乡村振兴典范背后的实践路径与时代启示,8月16日,外国语学院“齐音跨海”社会实践团前往济南市章丘区三涧溪村进行实地走访调研活动,了解三涧溪村在乡村振兴上取得的成就和致富的经验

“齐音跨海”实践团走进青岛啤酒博物馆,探寻百年酿造传奇

作者:顾芷榕、王健羽、陈公仆为感悟新时代下经济发展浪潮大趋势,讲好经济发展背景下的山东故事,山东理工大学“齐音跨海”实践团于7月30日奔赴青岛啤酒博物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这座博物馆承载着中国啤酒工业的发展脉络,以及青岛啤酒公司的厚重历史。实

“齐音跨海”实践团赴曲阜“三孔”开展调研活动

作者:陈公仆王健羽为深入探寻儒家文化根脉,增强青年文化自信与传承意识,7月29日下午,山东理工大学“齐音跨海”实践团成员前往曲阜“三孔”及孔子博物馆开展调研学习活动,在历史遗存与现代展陈中感受千年文脉的传承与发展。活动伊始,实践团成员站在“

青春追寻红色记忆,山理工学子徂徕山重温抗战烽火

作者:李欣彦、陈公仆、王健羽为深入挖掘徂徕山革命精神的历史内涵与时代价值,铭记烽火岁月,传承红色基因。7月26日上午九时,山东理工大学“齐音跨海”实践团成员走进位于泰安的徂徕山抗日纪念馆,这座纪念馆与四禅寺毗邻,在古朴庄严的氛围中,实践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