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资讯

“齐音跨海”实践团赴曲阜“三孔”开展调研活动

时间:2025-09-01 校园资讯 查看: 36

作者:陈公仆 王健羽

        为深入探寻儒家文化根脉,增强青年文化自信与传承意识,7月29日下午,山东理工大学“齐音跨海”实践团成员前往曲阜“三孔”及孔子博物馆开展调研学习活动,在历史遗存与现代展陈中感受千年文脉的传承与发展。

活动伊始,实践团成员站在“万仞宫墙”匾额下聆听讲解。据介绍,“万仞”取自孔子弟子子贡“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的典故,既彰显着儒家文化的深邃博大,也象征着古人对思想高地的敬畏。成员们凭栏远眺,城墙内青砖灰瓦的古建筑群与城外现代化的城市风貌交相辉映,直观感受到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延续与融合。

步入孔庙,实践团成员在大成殿前驻足学习环顾殿内“至圣先师”匾额与四周的盘龙石柱感悟孔子思想中“仁”与“礼”的核心内涵,以及历代对儒家文化的推崇历程。在斑驳的碑刻与留存的祭孔礼器前,来往游客能够了解古代祭孔大典的礼仪流程,体会“礼序乾坤”的文化智慧。 离开孔庙后,实践团成员前往孔府,在这座“天下第一家”的院落中探寻传统家族文化。讲解员引导大家观察内宅门的“戒贪图”壁画,解读其中“为官清廉、戒贪防腐”的廉政思想;在东书房,泛黄的儒家经典抄本与毛笔、砚台等文具,仿佛看到孔氏子弟“学而时习之”的场景。实践团成员陈公仆表示:“从建筑布局到日常规矩,孔府处处体现着‘修身齐家’的实践,这对当代青年涵养品德很有启发。”

随后,实践团成员前往孔林开展学习调研。在孔子墓前,聆听“子贡植楷”的典故,感悟古人对师道的坚守;在环绕墓地的古柏下,了解孔氏家族“慎终追远”的丧葬礼仪与伦理观念。作为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家族墓地,孔林的一草一木都承载着儒家文化中“孝道”与“传承”的基因。

次日,实践团成员前往孔子博物馆,在现代化展厅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通过全息投影、互动屏幕等技术,沉浸式了解孔子生平、儒家思想的传播历程,以及世界各地对儒家文化的研究与应用“数字论语”展区,透过数字屏幕观看孔子对其弟子传教授业的影片,体验科技与传统文化的碰撞。

从三孔寻踪的顿悟,到文化传承的担当,此次曲阜之行,实践团成员与儒家文化深度对话。怀揣对千年文脉的敬仰与传播重任,将继续以青春之力,把儒家故事讲得更透、更鲜活,让古老儒家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中,焕发恒久而夺目的光彩。


展开全文
上一篇:青春追寻红色记忆,山理工学子徂徕山重温抗战烽火
下一篇:“齐音跨海”实践团走进青岛啤酒博物馆,探寻百年酿造传奇
输入字:
相关知识
重走齐鲁抗日路,青春奋进承薪火——“齐音跨海”实践团践行红色研学

作者:王健羽,陈公仆为引领青年学子在实地走访中深挖齐鲁抗日历史,传承革命先辈的爱国精神,勇担民族复兴时代重任,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齐音跨海”社会实践团于8月22日至24日,先后奔赴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徂徕山抗日纪念馆、天福山起义纪

齐音跨海寻文脉,复语传声讲鲁篇

作者:陈公仆王健羽为以复语赋能齐鲁文化传播,挖掘民间故事与发展脉络,8月20日,山东理工大学“齐音跨海”实践团分小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先后走进济南章丘、青岛等地,通过街头调研、实地探访等方式,深入民俗集市、振兴乡村与百年企业,为跨语言文化传

用复语传播中华文化:“齐音跨海” 实践团的文化寻踪之旅

作者:陈公仆王健羽为深入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多元文化交流与传承,8月21日至22日,山东理工大学“齐音跨海”实践团先后走进淄博齐文化博物馆、高青黄河楼博物馆及曲阜“三孔”等地开展实践活动,通过近距离接触文化遗产、挖掘历史内涵

“齐音跨海” 社会实践团召开线上实践总结会议

作者:王志豪、陈公仆、王健羽为系统梳理实践成果,凝聚团队智慧,推动实践活动走深走实,8月24日,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齐音跨海”社会实践团召开线上实践总结会议。本次会议围绕山东故事的文化渊源、精神内核、当代传承及国际传播体系构建展开,紧扣

探访三涧溪村:解码乡村振兴中的 “家” 文化密码

作者:孙佳莹、陈公仆、王健羽为深入学习三涧溪村的发展经验,探寻这一乡村振兴典范背后的实践路径与时代启示,8月16日,外国语学院“齐音跨海”社会实践团前往济南市章丘区三涧溪村进行实地走访调研活动,了解三涧溪村在乡村振兴上取得的成就和致富的经验

“齐音跨海”实践团走进青岛啤酒博物馆,探寻百年酿造传奇

作者:顾芷榕、王健羽、陈公仆为感悟新时代下经济发展浪潮大趋势,讲好经济发展背景下的山东故事,山东理工大学“齐音跨海”实践团于7月30日奔赴青岛啤酒博物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这座博物馆承载着中国啤酒工业的发展脉络,以及青岛啤酒公司的厚重历史。实

“齐音跨海”实践团赴曲阜“三孔”开展调研活动

作者:陈公仆王健羽为深入探寻儒家文化根脉,增强青年文化自信与传承意识,7月29日下午,山东理工大学“齐音跨海”实践团成员前往曲阜“三孔”及孔子博物馆开展调研学习活动,在历史遗存与现代展陈中感受千年文脉的传承与发展。活动伊始,实践团成员站在“

青春追寻红色记忆,山理工学子徂徕山重温抗战烽火

作者:李欣彦、陈公仆、王健羽为深入挖掘徂徕山革命精神的历史内涵与时代价值,铭记烽火岁月,传承红色基因。7月26日上午九时,山东理工大学“齐音跨海”实践团成员走进位于泰安的徂徕山抗日纪念馆,这座纪念馆与四禅寺毗邻,在古朴庄严的氛围中,实践团成

山理工学子深入调研“黄河大集”文化认知

作者:张馨仪,王健羽,陈公仆为深入挖掘齐鲁大地的文化根脉,讲好生动立体的山东故事,7月28日至29日,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齐音跨海”实践团抵达滨州,开展社会实践关键一站——聚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河大集”,深入街头巷尾,通过问卷与访

讲好山东故事,传承革命薪火——山理工“齐音跨海”团天福山调研纪实

作者:王健羽、陈公仆为引领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勇担民族复兴大任,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齐音跨海”社会实践团,于7月25日奔赴天福山起义纪念馆,开展以“讲好山东故事,探寻红色历史、传承革命精神”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