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资讯

齐音跨海寻文脉,复语传声讲鲁篇

时间:2025-09-01 校园资讯 查看: 39

作者:陈公仆 王健羽

为以复语赋能齐鲁文化传播,挖掘民间故事与发展脉络,820日,山东理工大学 “齐音跨海” 实践团分小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先后走进济南章丘、青岛等地,通过街头调研、实地探访等方式,深入民俗集市、振兴乡村与百年企业,为跨语言文化传播积累丰富素材。

 

实践伊始,于淄博市张店区街头,聚焦中华民间故事开展街头调研。成员们身着 “外院紫” 队服,以问卷与深度访谈结合的方式,探访民众对民间故事的认知:中老年对齐文化故事的历史背景、文化寓意记忆深刻,视其为承载民族智慧的精神纽带;年轻群体则多对部分民间故事仅停留在碎片化了解层面,对深层文化内涵感知有限。此次调研收集的一手数据与口述分享,将充实 “齐鲁万象资源库”,为后续中英双语短视频、文化解读推文及文创产品设计提供素材,让中华民间故事的文化魅力跨越语言屏障。


之后,实践团小组奔赴济南市章丘区三涧溪村,解码乡村振兴中的 “家” 文化密码。在党建服务中心,“家” 字形特色管理体系引人注目 —— 顶端党徽领航,金色轮廓寓意祥和,以党风强基、家风润心、民风向上塑造文明生态。乡村振兴展馆里,村庄从改革开放初期 “劈铁大王” 引领的繁荣,到九十年代因组织涣散陷入低谷,再到如今党建引领下重焕生机的历程清晰呈现。实践团成员深刻感悟到党建与 “家” 文化融合的治理智慧,这些乡村振兴故事将成为复语传播中展现齐鲁乡村活力的生动样本。

 

实践进行中,部分成员走进青岛啤酒博物馆,探寻百年酿造传奇中的文化基因。成员们穿行于新旧车间,触摸从初创艰辛到如今产品覆盖 120 多国的成长轨迹,在工业生产线见证传统工艺与创新技术的碰撞。党建文化馆通过 “守初心” 等篇章,展现国企党建的红色传承。这份民族工业的 “匠心” 与 “创新”,将通过复语传播,让世界感知中国传统产业的新质生产力活力。

在此次系列实践活动中,实践团成员全面深入地捕捉了齐鲁文化在民俗、乡村、工业领域的多元呈现,通过问卷访谈、实地观察,细致梳理齐文化的民俗内涵、三涧溪村的振兴智慧与青岛啤酒的发展基因。接下来,“齐音跨海” 实践团将依托收集的素材,持续推进齐鲁文化复语传播,让山东故事在国际舞台上焕发独特光彩。

展开全文
上一篇:用复语传播中华文化:“齐音跨海” 实践团的文化寻踪之旅
下一篇:重走齐鲁抗日路,青春奋进承薪火——“齐音跨海”实践团践行红色研学
输入字:
相关知识
重走齐鲁抗日路,青春奋进承薪火——“齐音跨海”实践团践行红色研学

作者:王健羽,陈公仆为引领青年学子在实地走访中深挖齐鲁抗日历史,传承革命先辈的爱国精神,勇担民族复兴时代重任,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齐音跨海”社会实践团于8月22日至24日,先后奔赴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徂徕山抗日纪念馆、天福山起义纪

齐音跨海寻文脉,复语传声讲鲁篇

作者:陈公仆王健羽为以复语赋能齐鲁文化传播,挖掘民间故事与发展脉络,8月20日,山东理工大学“齐音跨海”实践团分小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先后走进济南章丘、青岛等地,通过街头调研、实地探访等方式,深入民俗集市、振兴乡村与百年企业,为跨语言文化传

用复语传播中华文化:“齐音跨海” 实践团的文化寻踪之旅

作者:陈公仆王健羽为深入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多元文化交流与传承,8月21日至22日,山东理工大学“齐音跨海”实践团先后走进淄博齐文化博物馆、高青黄河楼博物馆及曲阜“三孔”等地开展实践活动,通过近距离接触文化遗产、挖掘历史内涵

“齐音跨海” 社会实践团召开线上实践总结会议

作者:王志豪、陈公仆、王健羽为系统梳理实践成果,凝聚团队智慧,推动实践活动走深走实,8月24日,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齐音跨海”社会实践团召开线上实践总结会议。本次会议围绕山东故事的文化渊源、精神内核、当代传承及国际传播体系构建展开,紧扣

探访三涧溪村:解码乡村振兴中的 “家” 文化密码

作者:孙佳莹、陈公仆、王健羽为深入学习三涧溪村的发展经验,探寻这一乡村振兴典范背后的实践路径与时代启示,8月16日,外国语学院“齐音跨海”社会实践团前往济南市章丘区三涧溪村进行实地走访调研活动,了解三涧溪村在乡村振兴上取得的成就和致富的经验

“齐音跨海”实践团走进青岛啤酒博物馆,探寻百年酿造传奇

作者:顾芷榕、王健羽、陈公仆为感悟新时代下经济发展浪潮大趋势,讲好经济发展背景下的山东故事,山东理工大学“齐音跨海”实践团于7月30日奔赴青岛啤酒博物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这座博物馆承载着中国啤酒工业的发展脉络,以及青岛啤酒公司的厚重历史。实

“齐音跨海”实践团赴曲阜“三孔”开展调研活动

作者:陈公仆王健羽为深入探寻儒家文化根脉,增强青年文化自信与传承意识,7月29日下午,山东理工大学“齐音跨海”实践团成员前往曲阜“三孔”及孔子博物馆开展调研学习活动,在历史遗存与现代展陈中感受千年文脉的传承与发展。活动伊始,实践团成员站在“

青春追寻红色记忆,山理工学子徂徕山重温抗战烽火

作者:李欣彦、陈公仆、王健羽为深入挖掘徂徕山革命精神的历史内涵与时代价值,铭记烽火岁月,传承红色基因。7月26日上午九时,山东理工大学“齐音跨海”实践团成员走进位于泰安的徂徕山抗日纪念馆,这座纪念馆与四禅寺毗邻,在古朴庄严的氛围中,实践团成

山理工学子深入调研“黄河大集”文化认知

作者:张馨仪,王健羽,陈公仆为深入挖掘齐鲁大地的文化根脉,讲好生动立体的山东故事,7月28日至29日,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齐音跨海”实践团抵达滨州,开展社会实践关键一站——聚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河大集”,深入街头巷尾,通过问卷与访

讲好山东故事,传承革命薪火——山理工“齐音跨海”团天福山调研纪实

作者:王健羽、陈公仆为引领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勇担民族复兴大任,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齐音跨海”社会实践团,于7月25日奔赴天福山起义纪念馆,开展以“讲好山东故事,探寻红色历史、传承革命精神”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