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9-01 校园资讯 查看: 37
作者:孙佳莹、陈公仆、王健羽
为深入学习三涧溪村的发展经验,探寻这一乡村振兴典范背后的实践路径与时代启示,8月16日,外国语学院“齐音跨海”社会实践团前往济南市章丘区三涧溪村进行实地走访调研活动,了解三涧溪村在乡村振兴上取得的成就和致富的经验。
实践队员抵达三涧溪村党建服务中心,一块“家”字形特色管理体系的展示牌吸引了参观者的注意。“家”字顶端的党徽,是乡村发展的“领航灯”,缺了这份引领,“家”失方向;“家”的轮廓晕染金色,寓意幸福祥和,期许家家皆有好风尚。借“家”型体系深耕治理,以党风强基、家风润心、民风向上,塑造爱国爱家、相亲相敬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生态,让“家”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温情注脚。
在党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队员来到了三涧溪乡村振兴展馆。在这儿队员们了解到三涧溪村是一个古老的村落,。改革开放初期,村里出了一位“劈铁大王”,带领章丘铁匠去到全国各地锻钢;改革开放后,村办面粉厂、挂面厂、腐竹场、三个锻钢厂、供销社发展欣欣向荣;到了九十年代末期,由于组织涣散和村领导的频繁更换,三涧溪村一度从繁荣富裕沦落至贫穷落后的境地。
此次调研活动,不仅让实践团成员深入触摸到三涧溪村从繁荣到低谷再到振兴的发展脉络,更深刻领悟到党建引领与 “家” 文化融合在乡村治理中的强大生命力。成员纷纷表示,将把此次调研的所见所感转化为奋进动力,带着三涧溪村传递的担当与温情,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主动肩负起青年责任,为乡村振兴事业注入青春力量,让更多乡村如三涧溪般在时代浪潮中焕发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