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资讯

山东理工大学“齐稷社工”实践团

时间:2023-08-24 校园资讯 查看: 743


为了深入了解黄河滩区迁建后居民的生活情况和社区建设发展情况,为了要扎实做好安居富民工作,统筹推进搬迁安置、产业就业、公共设施和社区服务体系建设,20237月15日至18日,山东理工大学“齐稷社工”实践团走进东营市利津县黄河滩区沿岸村庄和社区开展实践调研活动。

深入旧村台改造村庄,见证滩区群众“安居梦”

7月13日上午,“齐稷社工”实践调研团沿着连村水泥公路走进北宋村,干净整洁的街道,精致美丽的休闲广场,掩映在绿树浓荫的一排排新民居映入眼帘。实践团通过与高家村村民交流了解到,北宋镇紧抓全省“黄河滩区脱贫迁建”政策实施的重大机遇,积极探索,创新采取“房台加固”方式,现在房台建设已经具有规模。团队成员走访滩区周边村庄后发现,大多村庄已迁移出往昔的危险重地,并采取外迁安置、就地就近筑村台、旧村台改造提升、筑堤保护等方式来为滩区群众提供安全保障,滩区群众终于在新时代拥有了一个稳稳的家。听当地村民讲,几十年前生活在黄河滩区的他们频频遭受黄河洪涝灾害,所以搬迁后他们来到了现在的村庄。听一位爷爷讲,屋台的修建对他们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是屋台有拦截地表径流和增加下渗的作用,还有帮助蓄水的功能。另一方面这里地势较低,垫高地基,能防止雨水聚集对房屋地基造成的侵蚀,延长房屋寿命。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文旅并进,推进黄河滩区经济高速发展

走进佟家村里,实践团成员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观察、查阅相关资料和走访村民了解村内的基础设施情况和对村内公共服务的满意程度。队员们了解到佟家村旧村台改造提升工程主要是对旧村台进行加固改造,修建排水设施,提高村台防洪能力,同时,修建连村道路、村内道路、排水设施及其他公共基础设施,旧村台改造提升工程使得高家村居民的生活居住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实践团调研发现村内建有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所,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增加居民的乐趣,实现村委中心工作与文明实践工作同步推进;一排排整齐的房屋排成方阵、蔚为壮观,幼儿园、小学、医务室、超市等公共设施和商业设施也在逐步健全;土地外包种植中草药,实现农民收租费与打工赚钱。村里的土地也都承包给了出去种植中草药,一年一亩地八百元,再加上承包商不时雇佣村民去打零工,现在和以前相比可以挣两份钱。同时佟家村大力推进旅游业发展和文化的宣传,坚持文化自信。截至目前,已举办包括“‘到人民中去’东营市艺术家写生采风活动”“‘翰墨凝香,大美北宋’山东省中国画名家走进北宋”“山东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教学实践活动”在内的各类活动。一系列举措在提高佟家村知名度的同时,有力推动了民宿、餐饮等配套产业的发展。

服务黄河滩区迁建工程,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实践团深入黄河沿岸地区,探究沿黄特色产业发展模式,挖掘黄河沿岸生态农业发展经验。在佟家村,实践团深入村庄,走进老百姓,了解到村庄实行土地外包制,种植金银花等中草药,使村民收入实现承包收入和为承包商打工的收入——“双收入”的同时,促进黄河滩区沿岸产业振兴。实践团还走访了“梁家蜜桃园”以蜜桃、红梨、草莓、西瓜、莲藕等的果蔬种植,促进农民增收。

通过实践,实践团对目前黄河滩区的防洪工程有了更直观、更深入的了解,为实践团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黄河滩区改造经验提供指导。与此同时,我们不仅加深了对黄河文化认识与了解和学习到黄河滩区在迁建后建设社区的方法和经验,而且通过街头宣讲、线上调查问卷等形式将其精神与内涵进行了更加广泛的传播。当然这次实践更多的意义是让我们自己开拓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对我们自身今后的成长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齐稷社工”实践团通过此次深入调研山东省东营市佟家村和北宋村,希望通过所调研的内容和自身切实的感受,为建设幸福家园和黄河滩区经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展开全文
上一篇:山东理工大学“齐稷社工”实践团 深情回访|看杨庙社区变化新格局:人民幸福,生活安康
下一篇:山东理工大学“齐稷社工”实践团赴黄河安澜湾景区开展黄河调研工作
输入字:
相关知识
探齐风陶韵,启数旅新篇——“齐迹数旅”团淄川博物馆调研记

为深入挖掘齐文化的历史根脉与时代价值,探寻齐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传播路径,7月9日,外国语学院“齐迹数旅”社会实践团走进淄川博物馆,围绕馆内藏品中的齐文化元素开展实地调研活动,以青春力量助力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传播。踏入淄川博物馆的大门,实践团

山东理工大学“齐迹数旅”社会实践团探访蒲松龄纪念馆寻齐文化根脉

近日,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齐迹数旅”社会实践团赴蒲松龄纪念馆开展主题研学活动。此次活动以挖掘齐文化时代价值为核心,聚焦文学经典与家风传承的内在联结,通过实地探访系统梳理蒲松龄的生平脉络与创作历程。团队成员于故居门前合影后,有序进入纪念馆

重走齐鲁抗日路,青春奋进承薪火——“齐音跨海”实践团践行红色研学

作者:王健羽,陈公仆为引领青年学子在实地走访中深挖齐鲁抗日历史,传承革命先辈的爱国精神,勇担民族复兴时代重任,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齐音跨海”社会实践团于8月22日至24日,先后奔赴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徂徕山抗日纪念馆、天福山起义纪

齐音跨海寻文脉,复语传声讲鲁篇

作者:陈公仆王健羽为以复语赋能齐鲁文化传播,挖掘民间故事与发展脉络,8月20日,山东理工大学“齐音跨海”实践团分小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先后走进济南章丘、青岛等地,通过街头调研、实地探访等方式,深入民俗集市、振兴乡村与百年企业,为跨语言文化传

用复语传播中华文化:“齐音跨海” 实践团的文化寻踪之旅

作者:陈公仆王健羽为深入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多元文化交流与传承,8月21日至22日,山东理工大学“齐音跨海”实践团先后走进淄博齐文化博物馆、高青黄河楼博物馆及曲阜“三孔”等地开展实践活动,通过近距离接触文化遗产、挖掘历史内涵

“齐音跨海” 社会实践团召开线上实践总结会议

作者:王志豪、陈公仆、王健羽为系统梳理实践成果,凝聚团队智慧,推动实践活动走深走实,8月24日,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齐音跨海”社会实践团召开线上实践总结会议。本次会议围绕山东故事的文化渊源、精神内核、当代传承及国际传播体系构建展开,紧扣

探访三涧溪村:解码乡村振兴中的 “家” 文化密码

作者:孙佳莹、陈公仆、王健羽为深入学习三涧溪村的发展经验,探寻这一乡村振兴典范背后的实践路径与时代启示,8月16日,外国语学院“齐音跨海”社会实践团前往济南市章丘区三涧溪村进行实地走访调研活动,了解三涧溪村在乡村振兴上取得的成就和致富的经验

“齐音跨海”实践团走进青岛啤酒博物馆,探寻百年酿造传奇

作者:顾芷榕、王健羽、陈公仆为感悟新时代下经济发展浪潮大趋势,讲好经济发展背景下的山东故事,山东理工大学“齐音跨海”实践团于7月30日奔赴青岛啤酒博物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这座博物馆承载着中国啤酒工业的发展脉络,以及青岛啤酒公司的厚重历史。实

“齐音跨海”实践团赴曲阜“三孔”开展调研活动

作者:陈公仆王健羽为深入探寻儒家文化根脉,增强青年文化自信与传承意识,7月29日下午,山东理工大学“齐音跨海”实践团成员前往曲阜“三孔”及孔子博物馆开展调研学习活动,在历史遗存与现代展陈中感受千年文脉的传承与发展。活动伊始,实践团成员站在“

青春追寻红色记忆,山理工学子徂徕山重温抗战烽火

作者:李欣彦、陈公仆、王健羽为深入挖掘徂徕山革命精神的历史内涵与时代价值,铭记烽火岁月,传承红色基因。7月26日上午九时,山东理工大学“齐音跨海”实践团成员走进位于泰安的徂徕山抗日纪念馆,这座纪念馆与四禅寺毗邻,在古朴庄严的氛围中,实践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