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资讯

山东理工大学“齐稷社工”实践团 黄河泱泱润齐鲁,乡村振兴谱新章

时间:2023-08-24 校园资讯 查看: 727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了解黄河滩区迁建民生发展现状,不断增进滩区迁建民生福祉,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2023年7月8日,山东理工大学“齐稷社工”实践调研团赴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利津街道办事处毕家庄村、崔家庄村、小毕家庄村开展实地调研活动。

践行政策方针 共建台新面貌  7月8日上午,“齐稷社工”实践团深入利津县利津街道办事处毕家庄村、崔家庄村、小毕家庄村调研黄河滩区旧村台、旧房台改造提升工程情况。实践团调研后,发现自2018年以来,利津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聚焦“村庄美”“产业新”“百姓安”,统筹“五大振兴”,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对利津县黄河滩区村落旧村台梯次推进改造提升,使得沿黄滩区村落面貌焕然一新,村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各个美丽乡村实施了旱厕改造、绿化美化、生活污水处理、燃气户户通等改造工程,滩区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大幅度提升,极大提升了滩区基础设施配套水平。

在改造过程中,崔家庄的村容村貌也有了新变化。近两年,利津街道牢牢抓住黄河滩区旧村台、旧房台改造提升工程机遇,对崔家庄村、毕家庄村、东关村进行改造提升,为三个村庄新建、修复村内道路5070米,连接道路2850米,彻底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问题。此外,还打造景观式文化大院,统一粉刷房屋墙面,绘制文化墙,安装太阳能路灯,提高村内绿化率,与利津县凤凰城滨河休闲旅游区村景相融,村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发展特色产业 赋能乡村振兴

圆了“安居梦”,还得念起“致富经”。旧村台提升改造的宗旨就是改善滩区百姓居住条件、脱贫致富。据悉利津县财政拿出1000万元设立了产业发展基金,发展沿黄家庭农场60家,培育特色产品10个,建设特色种植基地20处,培育田园综合体5个,打造农业转型亮点10处。同时,将滩区沿黄村庄作为发展乡村旅游的重点,把农业与观光、采摘、旅游等结合起来,打造健康小镇、黄河人家,发挥黄河生态效益。

崔家村依托沿黄优势,发展起滩羊、特色果蔬、中草药等优势特色产业。大力推广节水农业、耐盐碱作物种植,提升盐碱地生态化开发利用水平,发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0万亩以上。黄河口滩羊黄河口滩羊产业园落地生产,成为全国单体最大的肉羊标准化养殖园区,做精“黄河口滩羊”区域公用品牌,推动黄河口滩羊产业逐步做大做强。

聚焦党建引领 建设幸福家园

在推动沿黄特色产业发展的进程中,利津街道以农业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为发展方向,从项目争取、产业规划、技术培训等多方面着手,大力支持和鼓励发展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乡贤带头+农户”“村级党组织领办+党员干部+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充分发挥党员在产业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充沛活力。

党员干部当先,党员责任最大。党员们是社区发光发热的坚强堡垒,为民生建设贡献了突出力量。“我们的村庄以合作社为基础,而主要带头的农户都是党员。胡书记如是说。崔家庄村的党员们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实践,遇到问题上敢上前,责任使命勇担当,展现新时代党员风貌。

后记

滚滚黄河万年长,绵绵华夏文明史。通过本次短暂但有意义的实践活动,齐稷社工”调研团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在发展过程中的艰难与不易。通过实践调研,实践团队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有了更切实的感悟。团队成员表示:充分认识到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特色产业都是助力黄河滩区乡村振兴、民生发展的强大推动剂,只有大力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才能为乡村振兴添动力、为黄河滩区谋发展。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机遇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民生问题和乡村振兴问题永远只有进行时,“齐稷社工”实践调研团愿做这接力人,将专业知识聚焦运用与民生领域,为社区治理,人民生活改善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许志强


展开全文
上一篇:山东理工大学“齐稷社工”实践团赴黄河安澜湾景区开展黄河调研工作
下一篇:山东理工大学“齐稷社工”实践团 稷下学子三下乡感悟:百岁老人精神矍铄百代传,甘为孺子牛反哺育英才
输入字:
相关知识
探齐风陶韵,启数旅新篇——“齐迹数旅”团淄川博物馆调研记

为深入挖掘齐文化的历史根脉与时代价值,探寻齐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传播路径,7月9日,外国语学院“齐迹数旅”社会实践团走进淄川博物馆,围绕馆内藏品中的齐文化元素开展实地调研活动,以青春力量助力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传播。踏入淄川博物馆的大门,实践团

山东理工大学“齐迹数旅”社会实践团探访蒲松龄纪念馆寻齐文化根脉

近日,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齐迹数旅”社会实践团赴蒲松龄纪念馆开展主题研学活动。此次活动以挖掘齐文化时代价值为核心,聚焦文学经典与家风传承的内在联结,通过实地探访系统梳理蒲松龄的生平脉络与创作历程。团队成员于故居门前合影后,有序进入纪念馆

重走齐鲁抗日路,青春奋进承薪火——“齐音跨海”实践团践行红色研学

作者:王健羽,陈公仆为引领青年学子在实地走访中深挖齐鲁抗日历史,传承革命先辈的爱国精神,勇担民族复兴时代重任,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齐音跨海”社会实践团于8月22日至24日,先后奔赴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徂徕山抗日纪念馆、天福山起义纪

齐音跨海寻文脉,复语传声讲鲁篇

作者:陈公仆王健羽为以复语赋能齐鲁文化传播,挖掘民间故事与发展脉络,8月20日,山东理工大学“齐音跨海”实践团分小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先后走进济南章丘、青岛等地,通过街头调研、实地探访等方式,深入民俗集市、振兴乡村与百年企业,为跨语言文化传

用复语传播中华文化:“齐音跨海” 实践团的文化寻踪之旅

作者:陈公仆王健羽为深入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多元文化交流与传承,8月21日至22日,山东理工大学“齐音跨海”实践团先后走进淄博齐文化博物馆、高青黄河楼博物馆及曲阜“三孔”等地开展实践活动,通过近距离接触文化遗产、挖掘历史内涵

“齐音跨海” 社会实践团召开线上实践总结会议

作者:王志豪、陈公仆、王健羽为系统梳理实践成果,凝聚团队智慧,推动实践活动走深走实,8月24日,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齐音跨海”社会实践团召开线上实践总结会议。本次会议围绕山东故事的文化渊源、精神内核、当代传承及国际传播体系构建展开,紧扣

探访三涧溪村:解码乡村振兴中的 “家” 文化密码

作者:孙佳莹、陈公仆、王健羽为深入学习三涧溪村的发展经验,探寻这一乡村振兴典范背后的实践路径与时代启示,8月16日,外国语学院“齐音跨海”社会实践团前往济南市章丘区三涧溪村进行实地走访调研活动,了解三涧溪村在乡村振兴上取得的成就和致富的经验

“齐音跨海”实践团走进青岛啤酒博物馆,探寻百年酿造传奇

作者:顾芷榕、王健羽、陈公仆为感悟新时代下经济发展浪潮大趋势,讲好经济发展背景下的山东故事,山东理工大学“齐音跨海”实践团于7月30日奔赴青岛啤酒博物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这座博物馆承载着中国啤酒工业的发展脉络,以及青岛啤酒公司的厚重历史。实

“齐音跨海”实践团赴曲阜“三孔”开展调研活动

作者:陈公仆王健羽为深入探寻儒家文化根脉,增强青年文化自信与传承意识,7月29日下午,山东理工大学“齐音跨海”实践团成员前往曲阜“三孔”及孔子博物馆开展调研学习活动,在历史遗存与现代展陈中感受千年文脉的传承与发展。活动伊始,实践团成员站在“

青春追寻红色记忆,山理工学子徂徕山重温抗战烽火

作者:李欣彦、陈公仆、王健羽为深入挖掘徂徕山革命精神的历史内涵与时代价值,铭记烽火岁月,传承红色基因。7月26日上午九时,山东理工大学“齐音跨海”实践团成员走进位于泰安的徂徕山抗日纪念馆,这座纪念馆与四禅寺毗邻,在古朴庄严的氛围中,实践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