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资讯

山东理工大学:“齐稷社工”实践调研团赴旧村台改造村庄进行实地调研2

时间:2023-08-24 校园资讯 查看: 773

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开展黄河滩区社区与村庄治理调研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深入了解各地村容村貌治理工作取得的成果以及村民对当地村容村貌建设的感受,2023年7月12日,由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及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九名同学组成的齐稷社工”实践调研团走进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北宋镇高家村、董王村、坊子村、佟家村、南贾村、三岔村。团队通过咨询村民、观察种植作物、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深入了解滩区村容村貌的变化以及对村民未来村貌的向往。

团队成员在前往实践地之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通过收集资料,实践团成员了解到东营市利津县北宋镇黄河滩区内有行政村8个、居民1400余户。多年来,受汛期洪水威胁等因素影响,基础设施薄弱,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是全镇出了名的环境、集体经济发展的落后地区。

深入旧村台改造村庄,见证滩区群众“安居梦”

712日上午,“齐稷社工”实践调研团沿着连村水泥公路走进高家村,干净整洁的街道,精致美丽的休闲广场,掩映在绿树浓荫的一排排新民居映入眼帘。实践团通过与高家村村民交流了解到,北宋镇紧抓全省“黄河滩区脱贫迁建”政策实施的重大机遇,积极探索,创新采取“房台加固”方式,分两批投资1.6亿元,对黄河滩区8个行政村实施村台护砌、道路沟渠、雨污分排、美化亮化绿化等系列改造提升工程。目前,工程已全部完工,黄河滩区居民的“安居梦”已变为现实。

文旅融合,推动黄河滩区高质量发展

随后,实践团成员到达佟家村,探析佟家村文旅融合以推动黄河滩区高质量发展路径。据王奶奶所言,作为黄河沿岸为数不多的历经河患、战乱的老村台,佟家村拥有“十步一塘、百步一湾”“日行河底夜宿台”的独特人文景象。考虑到老村台本身价值,黄河滩区旧村台改造提升工程在保留佟家村老村台原貌的基础上,对新村台进行了加固,让佟家村“黄河畔佟家古村落”以及“东营市文化艺术写生基地”建设得以施行。截至目前,已举办包括“‘到人民中去’东营市艺术家写生采风活动”“‘翰墨凝香,大美北宋’山东省中国画名家走进北宋”“山东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教学实践活动”在内的各类活动。一系列举措在提高佟家村知名度的同时,有力推动了民宿、餐饮等配套产业的发展。

后记

北宋镇黄河滩区村庄是滩区旧村台改造提升工程的一个缩影。滩区旧村台改造,不仅提升了农村人居环境和配套设施,还促进了各村产业发展,切实提高了村民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总的来说,参与此次滩区村庄调研实践活动是一次宝贵的经历。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黄河滩区迁建新型农村新发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我们将继续参与此类活动,为黄河滩区迁建地区的发展贡献力量。

展开全文
上一篇:山东理工大学:“齐稷社工”实践调研团回访杨庙社区
下一篇:绘美逐梦 绘梦艺行第十一天心得 靳中甜
输入字:
相关知识
探齐风陶韵,启数旅新篇——“齐迹数旅”团淄川博物馆调研记

为深入挖掘齐文化的历史根脉与时代价值,探寻齐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传播路径,7月9日,外国语学院“齐迹数旅”社会实践团走进淄川博物馆,围绕馆内藏品中的齐文化元素开展实地调研活动,以青春力量助力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传播。踏入淄川博物馆的大门,实践团

山东理工大学“齐迹数旅”社会实践团探访蒲松龄纪念馆寻齐文化根脉

近日,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齐迹数旅”社会实践团赴蒲松龄纪念馆开展主题研学活动。此次活动以挖掘齐文化时代价值为核心,聚焦文学经典与家风传承的内在联结,通过实地探访系统梳理蒲松龄的生平脉络与创作历程。团队成员于故居门前合影后,有序进入纪念馆

重走齐鲁抗日路,青春奋进承薪火——“齐音跨海”实践团践行红色研学

作者:王健羽,陈公仆为引领青年学子在实地走访中深挖齐鲁抗日历史,传承革命先辈的爱国精神,勇担民族复兴时代重任,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齐音跨海”社会实践团于8月22日至24日,先后奔赴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徂徕山抗日纪念馆、天福山起义纪

齐音跨海寻文脉,复语传声讲鲁篇

作者:陈公仆王健羽为以复语赋能齐鲁文化传播,挖掘民间故事与发展脉络,8月20日,山东理工大学“齐音跨海”实践团分小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先后走进济南章丘、青岛等地,通过街头调研、实地探访等方式,深入民俗集市、振兴乡村与百年企业,为跨语言文化传

用复语传播中华文化:“齐音跨海” 实践团的文化寻踪之旅

作者:陈公仆王健羽为深入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多元文化交流与传承,8月21日至22日,山东理工大学“齐音跨海”实践团先后走进淄博齐文化博物馆、高青黄河楼博物馆及曲阜“三孔”等地开展实践活动,通过近距离接触文化遗产、挖掘历史内涵

“齐音跨海” 社会实践团召开线上实践总结会议

作者:王志豪、陈公仆、王健羽为系统梳理实践成果,凝聚团队智慧,推动实践活动走深走实,8月24日,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齐音跨海”社会实践团召开线上实践总结会议。本次会议围绕山东故事的文化渊源、精神内核、当代传承及国际传播体系构建展开,紧扣

探访三涧溪村:解码乡村振兴中的 “家” 文化密码

作者:孙佳莹、陈公仆、王健羽为深入学习三涧溪村的发展经验,探寻这一乡村振兴典范背后的实践路径与时代启示,8月16日,外国语学院“齐音跨海”社会实践团前往济南市章丘区三涧溪村进行实地走访调研活动,了解三涧溪村在乡村振兴上取得的成就和致富的经验

“齐音跨海”实践团走进青岛啤酒博物馆,探寻百年酿造传奇

作者:顾芷榕、王健羽、陈公仆为感悟新时代下经济发展浪潮大趋势,讲好经济发展背景下的山东故事,山东理工大学“齐音跨海”实践团于7月30日奔赴青岛啤酒博物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这座博物馆承载着中国啤酒工业的发展脉络,以及青岛啤酒公司的厚重历史。实

“齐音跨海”实践团赴曲阜“三孔”开展调研活动

作者:陈公仆王健羽为深入探寻儒家文化根脉,增强青年文化自信与传承意识,7月29日下午,山东理工大学“齐音跨海”实践团成员前往曲阜“三孔”及孔子博物馆开展调研学习活动,在历史遗存与现代展陈中感受千年文脉的传承与发展。活动伊始,实践团成员站在“

青春追寻红色记忆,山理工学子徂徕山重温抗战烽火

作者:李欣彦、陈公仆、王健羽为深入挖掘徂徕山革命精神的历史内涵与时代价值,铭记烽火岁月,传承红色基因。7月26日上午九时,山东理工大学“齐音跨海”实践团成员走进位于泰安的徂徕山抗日纪念馆,这座纪念馆与四禅寺毗邻,在古朴庄严的氛围中,实践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