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资讯

山东理工大学“齐稷社工”实践团 调研黄河滩区乡村发展新格局、新风貌、新气象

时间:2023-08-24 校园资讯 查看: 555

调研黄河滩区乡村发展新格局、新风貌、新气象

为了大学生能在社会实践中获得更深足的成长,为探索黄河滩区迁建后社区发展情况与民生状况,为了为社区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202378日,齐稷社工实践调研团一行赴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的毕家庄、小毕家庄、崔家庄和杨庙社区,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实践团上午来到了毕家庄、小毕家庄和崔家庄。进入村庄,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庞大的屋台改造工程和滔滔不绝的黄河。听当地村民讲,几十年前生活在黄河滩区的他们频频遭受黄河洪涝灾害,所以搬迁后他们来到了现在的村庄。听一位爷爷讲,屋台的修建对他们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是屋台有拦截地表径流和增加下渗的作用,还有帮助蓄水的功能。另一方面这里地势较低,垫高地基,能防止雨水聚集对房屋地基造成的侵蚀,延长房屋寿命。另外我们调研了这些村庄的农业结构,该村种植玉米和小麦,分散地较多,零散种植。黄河滩区附近生态环境保护较好,当然这不开当地政府和每一个居民的努力。只要保护黄河的政策和相关措施做好和每个人投入乡村建设中,实践团相信黄河泛滥的历史不会重演,居民会过上更幸福稳定的生活,黄河滩区经济也能稳定快速的发展。同时,实践团成员在黄河河口历史文化遗产东津渡遗址眺望苍茫黄河东流的壮观景象。

下午实践团来到杨庙社区。杨庙社区属于垦利区董集镇杨庙社区。垦利区杨庙社区位于中国山东省东营市,是一个农业发展较为重要的地区之一。杨庙社区垦利区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包括肥沃的土地、适宜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水资源。这些条件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实践团调研这里主要农产品:垦利区的主要农产品包括粮食作物(如小麦、玉米、水稻)、油料作物(如花生、菜籽)、蔬菜、水果等。此外,畜牧业也在该区发展较为活跃,主要涉及猪肉、牛肉、禽蛋等畜产品。这里采用先进农业技术:垦利区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引进和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施,如节水灌溉、温室大棚、农业机械化等,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并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里农业实现产业化垦利区鼓励农业产业化发展,推动农民组织起来成立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形式,加强农产品加工、储运和销售环节,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这里有农业政策支持,政府在垦利区实施了一系列农业政策,包括农业补贴、土地流转政策、农业保险等,以支持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促进农业的发展。该地加快旅游业的发展,经了解该地大力发展旅游绿色观光,如蔬菜大棚产业,以及大力建设民宿基业,从而形成完整的旅游链,进而加快该地经济带的发展。


“齐稷社工”实践团通过此次深入调研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的毕家庄、小毕家庄、崔家庄和杨庙社区,希望通过所调研的内容和自身切实的感受,为保护黄河生态环境、建设幸福家园和黄河滩区经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展开全文
上一篇:山东理工大学 “齐稷社工”实践调研团 杨庙社区行
下一篇:山东理工大学“齐稷社工”实践团 稷下学子赴黄河安澜湾景区开展调研工作
输入字:
相关知识
探齐风陶韵,启数旅新篇——“齐迹数旅”团淄川博物馆调研记

为深入挖掘齐文化的历史根脉与时代价值,探寻齐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传播路径,7月9日,外国语学院“齐迹数旅”社会实践团走进淄川博物馆,围绕馆内藏品中的齐文化元素开展实地调研活动,以青春力量助力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传播。踏入淄川博物馆的大门,实践团

山东理工大学“齐迹数旅”社会实践团探访蒲松龄纪念馆寻齐文化根脉

近日,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齐迹数旅”社会实践团赴蒲松龄纪念馆开展主题研学活动。此次活动以挖掘齐文化时代价值为核心,聚焦文学经典与家风传承的内在联结,通过实地探访系统梳理蒲松龄的生平脉络与创作历程。团队成员于故居门前合影后,有序进入纪念馆

重走齐鲁抗日路,青春奋进承薪火——“齐音跨海”实践团践行红色研学

作者:王健羽,陈公仆为引领青年学子在实地走访中深挖齐鲁抗日历史,传承革命先辈的爱国精神,勇担民族复兴时代重任,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齐音跨海”社会实践团于8月22日至24日,先后奔赴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徂徕山抗日纪念馆、天福山起义纪

齐音跨海寻文脉,复语传声讲鲁篇

作者:陈公仆王健羽为以复语赋能齐鲁文化传播,挖掘民间故事与发展脉络,8月20日,山东理工大学“齐音跨海”实践团分小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先后走进济南章丘、青岛等地,通过街头调研、实地探访等方式,深入民俗集市、振兴乡村与百年企业,为跨语言文化传

用复语传播中华文化:“齐音跨海” 实践团的文化寻踪之旅

作者:陈公仆王健羽为深入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多元文化交流与传承,8月21日至22日,山东理工大学“齐音跨海”实践团先后走进淄博齐文化博物馆、高青黄河楼博物馆及曲阜“三孔”等地开展实践活动,通过近距离接触文化遗产、挖掘历史内涵

“齐音跨海” 社会实践团召开线上实践总结会议

作者:王志豪、陈公仆、王健羽为系统梳理实践成果,凝聚团队智慧,推动实践活动走深走实,8月24日,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齐音跨海”社会实践团召开线上实践总结会议。本次会议围绕山东故事的文化渊源、精神内核、当代传承及国际传播体系构建展开,紧扣

探访三涧溪村:解码乡村振兴中的 “家” 文化密码

作者:孙佳莹、陈公仆、王健羽为深入学习三涧溪村的发展经验,探寻这一乡村振兴典范背后的实践路径与时代启示,8月16日,外国语学院“齐音跨海”社会实践团前往济南市章丘区三涧溪村进行实地走访调研活动,了解三涧溪村在乡村振兴上取得的成就和致富的经验

“齐音跨海”实践团走进青岛啤酒博物馆,探寻百年酿造传奇

作者:顾芷榕、王健羽、陈公仆为感悟新时代下经济发展浪潮大趋势,讲好经济发展背景下的山东故事,山东理工大学“齐音跨海”实践团于7月30日奔赴青岛啤酒博物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这座博物馆承载着中国啤酒工业的发展脉络,以及青岛啤酒公司的厚重历史。实

“齐音跨海”实践团赴曲阜“三孔”开展调研活动

作者:陈公仆王健羽为深入探寻儒家文化根脉,增强青年文化自信与传承意识,7月29日下午,山东理工大学“齐音跨海”实践团成员前往曲阜“三孔”及孔子博物馆开展调研学习活动,在历史遗存与现代展陈中感受千年文脉的传承与发展。活动伊始,实践团成员站在“

青春追寻红色记忆,山理工学子徂徕山重温抗战烽火

作者:李欣彦、陈公仆、王健羽为深入挖掘徂徕山革命精神的历史内涵与时代价值,铭记烽火岁月,传承红色基因。7月26日上午九时,山东理工大学“齐音跨海”实践团成员走进位于泰安的徂徕山抗日纪念馆,这座纪念馆与四禅寺毗邻,在古朴庄严的氛围中,实践团成